English

没有演出 何以生存

1998-05-0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杭天勇 我有话说

在多种文化样式共存的今天,全国许多地方剧团步履维艰。以扬剧这一剧种为例:1988年,江苏省第一届扬剧节有11个剧团参加,到1994年第二届扬剧节时,就只有5个剧团参加了。现如今,江苏的仪征扬剧团、镇江扬剧团、姜堰扬剧团、邗江扬剧团、江浦扬剧团、滁州扬剧团和安徽的天长扬剧团、来安扬剧团纷纷倒闭关门,全国的扬剧团只剩下江苏4家了。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江苏省高邮市扬剧团却一枝独秀,1996年全年演出300场以上,观众达18万人次。高邮扬剧团何以在众多兄弟团体纷纷落马时反而能稳住阵脚,在扬剧的天地里纵横驰骋,其原因何在呢?

在夹缝中求生存

没有演出,何以生存?高邮是一个县级市,高邮市扬剧团是一个小团。“大剧团更多地致力于扬剧艺术的示范作用,而我们存在的意义则在于面向农村,面向广大的农民兄弟。”高邮市扬剧团的演职员个个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江苏省现有4家扬剧团,分别是江苏省扬剧团、扬州市扬剧团、江都扬剧团、高邮扬剧团。这4家扬剧团的情况是,级别越高,规模越大,财政补贴越多,演出越少,文化下乡的次数越少。高邮扬剧团的演员自豪地说:“对于大团来说,下到县可能就是下基层了,我们这才是真正地下农村呢。我们的位置是在大团和戏班子的夹缝之间求生存,大团不去的地方我们去,小戏班子演不好、演不了的我们能演,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据介绍,高邮市扬剧团近几年足迹踏遍了扬州、泰州、淮阴以及与扬州毗邻的安徽、山东部分市、县、农村。剧团经常演出的“根据地”有70余个,年演出300场,其中90%在农村,每年搭台演出近40场。记者在姜堰淤溪镇武西村采访时,该村的老村长说:“高邮扬剧团比那些流行歌舞团阵容齐、路子正、有看头,又比大剧团下得来、沉得住、服务好。”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当地的多数演出是农民自发集资搞起来的,所以专门就高邮市扬剧团演出地的经济状况、文化喜好进行了调查。记者发现,大多数农村村民家庭经济状况不错,青壮男子多数在外打工,平均每户每年可节余5000元以上,这就为剧团的生存提供了经济基础。在武西村,村长不无得意地说:“我们今年的这届庙会很轻松地就集资2.5万元,最多的一户出了1888元。”在文化样式的选择上,扬剧、淮剧、锡剧在当地农村都比较受欢迎,尤其是在农村传统的庙会、节日时,看大戏依然是一件令当地百姓感到兴奋的事情。高邮市扬剧团在高邮天山镇与安徽毗邻的一个乡连演3天6场,每天都有农民赶20几里路来看演出。由此可见,高邮市扬剧团守住的是一片沃土。

等食吃还是抢食吃

高邮市扬剧团团长李正太不无欣慰地说:“现在我们到今年年底的演出已经安排满了,5月1日全团进高邮乡镇巡演,6月农村进入大忙季节,全团放假休息,7月1日至20日,全团进仪征演出,8月陆河,9月高邮,10月江都,11月湖西四乡镇,12月邗江。演出不定妥,心里不踏实啊。”

李正太既是团长,又是舞台上的台柱子,还是团里的“公关经理”。在他的头脑中,争抢市场的意识特别强。据说,有一次,扬州市扬剧团外出演出,李正太从该团团长陈卫处偶然得知演出地观众踊跃,市场很好,马上打电话给当地剧场负责人联系,居然就定妥了5场演出。记者4月上旬在姜堰市淤溪镇武西村采访高邮市扬剧团时,他们正参加该村每年一届的庙会,演出4天共7场。记者看到,团长李正太不放过每一次机会向村长、村支书、村支委介绍该团今年准备新排的剧目、剧团的阵容实力。李正太说:“每演出一个地方,就应该占领一个地方。我们的产品生产出来了,就要把它们卖出去,我希望全团所有人都是称职的演员同时又是好的推销员。”

实际上,高邮市扬剧团和其他院团一样,地方政府每年只给予职工基本工资的60%的差额拨款,全团34名在职演职员、13名离退人员,每年拨款额为13万元人民币。这样,他们始终面对着生存危机,没有演出就会人心涣散。演员们说:“计划经济是等食吃,现在市场经济得抢食吃。”确切地说,生存意识已经让他们不再、不敢回避艰苦的巡回演出。记者采访时与高邮市扬剧团在武西村同吃同住了两天,对演出条件的艰苦深有感触。在农村演出时,演职员都分散到农民家里去住,每天炊事员外出买菜,然后在村长家的伙房里做饭。由于人多地方小,盛口饭、舀勺菜,大家就站在门边吃了。每天马不停蹄,一天演出一至二场,在这种繁忙的情况下,团里的年轻演员和学员每天还要早起练功。

除了主动出击,组织票务外,高邮市扬剧团的市场意识和生存意识还体现在一直在尽力提高艺术生产能力。高邮市扬剧团长期在高邮之外的各地村镇演出,他们了解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创作剧目无论是现代剧,还是改编历史剧,均贴近生活,特别是贴近农民观众。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高秀英在看了该团新排剧目《夜幕下的罪恶》后激动地说:“扬剧姓扬,你们的演出很投入,又很入时,这样扬剧有望了。”

保持发展后劲

高邮市扬剧团的运转为地方剧种、地方剧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本。那么,高邮市扬剧团目前这种状态能够维持多久?有了群众需求的一片沃土,那么,生长其中的种子又是否结实茁壮呢?应该说,高邮市扬剧团十分清醒地意识到了潜在危机的存在。

首先算一笔经济帐。该团演出一场劳务收入1500元至2000元,去年一年演出收入达42万元,加上13万元的地方政府差额补贴,共计55万元,这就是他们一年的总收入了。这笔钱除去行政、医疗开支,发到个人手头上的大致平均每人每年8000至10000元。这种收入与周围剧团的收入相近,虽不算低,但也不算高,尤其是与高邮市扬剧团每年的时间长、高密度、生活艰苦的近9个月农村巡回演出的劳动量相比,就不大相称了。

另外就是质量和人才问题。扬剧界人士指出,一年300场的演出是很难长期保证质量的,再加上现在地方剧团普遍面临的新老演员青黄不接的问题,老演员退下去了,青年演员培养不起来,缺少明星,缺少有市场号召力的台柱子,就会使农民失去兴趣。

对于这些,团长李正太心里不是没有数,他在与记者谈话中时时流露出忧患意识。他说:“团里人心不能说是稳如泰山,有人去唱了歌,有人想去工作轻松的团,也有人干脆就离开了文化系统。毛泽东同志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精神,我们一直在讲,而且还得继续讲下去。”对于人才的培养,他也感到十分紧迫。他正在有意识地把青年新秀推到第一线去。

图为高邮市扬剧团表演时的情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